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运营 > 正文

企业文化和党的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4-17 1148 0 评论 企业运营


  

本文目录

  

  1.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2.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3. 什么是企业文化啊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党建工作有什么区别

一、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效益已成为悬挂在企业上方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企业必然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而文化作为影响人类及整个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必然对企业管理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鉴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同属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各具特色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们依照某些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及其运动过程加以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管理。

  

对一个企业而言,经营管理就是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金、材料、设备、方法、人员等来实现企业的预期目的。毋庸置疑,人员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若无人从事工作,其他四个要素就毫无意义可言。管理,就是领导他人来完成任务,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否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人才决定着企业的不同结局。一个企业若能有效地利用人才,就可以克服它种资源匮乏而带来的困难;而一个企业滥用人才,即使在各种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也会削弱企业的工作效率。美国钢铁业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深信,如果自己失去前四个要素,而只保留有人才,仍能重整旗鼓,并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帝国。

  

很显然,人才管理对企业管理极其重要。那么,如何进行人才管理呢?方法有多种,而运用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员施加有利的影响,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许多企业开始注重树立自我形象和企业精神。它们在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一种新颖的社会文化现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构成企业管理的基本建设之一,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在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以及这个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文化理念群、企业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形态、企业亚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以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为支撑,以企业文化符号为外部记载、传播与输出的工具,融公司的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制度规定为一体,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生型。即随着企业创业形成、并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成长,它含有强烈的企业个性特点,如鲁冠球的万向钱潮集团的企业文化,刘永好、刘永行的希望集团企业文化。二是外来输入型。即一家企业从其他企业聘请了关键人才(或一批关键人才),这些外来人才在工作中把其原来工作单位的企业文化也带过来,并对现在单位的企业文化造成极大影响,目前这种现象已较为多见。如有些公司聘请了新的总经理或其它重要人才后,这些人才采取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进行公司治理,公司的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兼并重组融合型。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如火如荼,近几年在我们烟草工业行业更是如此。企业的兼并重组,不仅是不同企业资产的整合过程,更是不同的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企业在兼并重组中,原有的各自的企业文化都在新的企业中得到体现,从而产生新的企业文化,这在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重要关系

  

企业文化,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两种。硬文化,是指企业人员本身的文化行为;软文化,则是指企业中应用的科学技术。企业管理运用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其本身就是运用软文化为企业服务的一种表现。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的一种综合体,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使得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么做才能符合企业管理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关键。

  

(一)企业硬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硬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它是通过影响人的内心、人的思想达到激发人的一种激情,从而外在表现为某种主动性、调和性来实现管理人才的目的,进而为企业管理服务。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表现为:

  

1、可以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的硬文化行为包括图书馆的设置、某专业相关课题的开设、设置娱乐设施、开展文艺、体育比赛等。例如,赣南卷烟厂不但在厂区内设置了金赣俱乐部,增设了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休闲娱乐设施,而且坚持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各种专业知识竞赛、拨河赛、蓝球赛、环城跑、“职工十日乐”等活动,这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可以丰富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素质,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并加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使职工有一种归属感,使企业形成真正有效的群体。

  

哲学上讲过,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过来对物质有反作用。因此,企业在满足职工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应满足职工精神上的需要。企业硬文化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正是由于它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要,起到了催化作用,职工工作起来就有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例如,赣南卷烟厂自1999年以来坚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请井冈山博物馆的毛秉华教授到厂为全体职工讲授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知识,将“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知难而进、勇于拼搏”的井冈山精神融入企业,形成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企业精神,增加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该厂销售收入、税利水平等主要指标7年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近几年来年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赣州市最佳企业”,并在2003年—2005年度连续三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

  

3、可以增进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及领导行为的影响力。企业的成败关键在领导。领导是企业管理的主体,领导行为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领导决策的科学与否,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首先,企业文化可提高领导的自身素质。领导自身素质的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就会相应提高。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企业对领导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水平及组织才能、管理才能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企业领导加强自身学习不仅是科学决策的需要,更是为职工树立典范,提高企业广大职工的文化素质的需要。

  

其次,企业文化还影响着企业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一个领导者如果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疏导作用、权威、风度的影响力较大,他的权力作用的影响力也较大,就能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企业目标自觉地进行自我协调、自我控制、自我指挥,并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努力学习,吸取各种新知识,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以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的需要,适应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例如,赣南卷烟厂的厂领导不但每年坚持到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委党校等高校学习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管理、党史、国家大政方针等知识,还经常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到厂授课,传授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营销观念,同时坚持参加各高校的在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质、决策和管理水平,适应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赣南卷烟厂厂长黄平不仅被评为赣州市“学习型厂长(经理)”,而且从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厂长”。

  

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组织目标主要是靠人来完成的。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机器、电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是,它们的创造、使用仍离不开人,人仍然是企业的主体。不幸的是,许多企业管理层的理念还停留在极其原始的阶段。大多数公司还像处于工业时代,等级森严,以发号施令和严格控制为手段来对待职工。这样极不利于企业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对企业和员工都是一大损失,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做好人的管理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的良好环境。

  

(二)企业软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企业软文化——生产技术也越来越为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关键还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求改进技术、装备,这一切归根到底离不开科学技术。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取得这一成果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追求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科学技术则无论在降低劳动消耗,还是在减少劳动占用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软文化同企业管理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它是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多年来,计划经济使我们的工厂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企业自身没有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权,这种状况是绝不可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增强新产品开发意识,靠新产品、新技术占领市场。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员,增加科技投入,需要不断开发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做到生产一代,投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例如,赣南卷烟厂近几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按照“生产一批,改造一批,储备一批,研制一批”的新产品开发思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沿着“稳步发展高档烟,重点突破中档烟,大力改造低档烟”的产品结构调整思路,研制开发了以红金“赣”为代表的“赣”烟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经过几年的市场营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品牌规模越来越大,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看好。

  

其次,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此外,要走出企业范围,和科研院、设计院及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开发新产品,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快速不断地提高。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二者关系相融洽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的融洽及谐调发展,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以下几个作用:

  

(一)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管理目标上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约束作用。企业文化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来形成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对企业职工起必要的约束作用。

  

(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一旦得到企业职工认同后,就会形成向心力和归属感,使职工感觉到主人翁的地位。

  

(四)融合作用。企业文化融合了职工思想、行为等个性特征,有利于企业管理形成自身的一种共性。

  

(五)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辐射力,既树立了企业自我形象,又对整个企业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在注重企业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创造出企业文化教育与管理相交融的生产经营环境,共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二、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1、一是党建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虽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区分开来,两者是统一的,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并为职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这种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作为一个企业,必须着力于营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氛围,坚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就是党建工作的全过程,生产经营的难点就是党建工作的难点,生产经营出现的问题,就是党建工作的问题,做到制定生产经营规划时,同时制定提高职工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的规划;布置生产任务时,把生产考核目标和党建工作的要求同步下达;检查工作的计划进度时,同时检查党建情况;表彰岗位技术能手时,表彰发挥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先进人物。与时俱进,把党员先进性长效教育作为思想武器,进一步武装企业干部职工的头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唯有如此,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紧贴中心,更好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2、二是把企业文化作为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有效切入点,能够使企业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改革、融入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理念、发展战略、经营之道、外在形象、内在精神、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渗透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把企业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特别是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上,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使之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不仅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与企业改革同进步,和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进一步坚定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增强自立自强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学习创新意识,实现对事业追求和发展目标的认同,在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达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目的。

  

3、三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实效。优秀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时代魅力与党建工作的传统优势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企业文化具有大众特点,具有春雨润物的功能,许多思想、观念、精神层面的内容要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形式,易于为人们接受,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长期以来,企业培育和形成的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精神,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坚持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企业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体现到企业文化建设上,渗透到职工观念和行为中,就能够使企业党建工作更贴近群众和实际生活,更有利于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不断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

  

三、什么是企业文化啊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党建工作有什么区别

——从公司草创到大型集团企业的文化变迁

  

不同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从公司草创到成长为大型集团企业,乃至多元化跨国企业。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文化的变革和提升。从中小企业对老板文化的依赖和认同,到稳定发展时期对于企业文化引领和管理的规范要求,再到大型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一枝独秀……

  

纵观国内外众多企业的沉浮,其中老板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博弈、更替,以及其中伴随的各种镇痛,值得后来的企业家深思。

  

奥古特国际咨询机构专家组在多年服务大型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项目中,深入企业内部,与企业家和各层面员工进行深入交流,辩证认识了老板文化的形成以及在企业不同阶段发挥的效应,根据集团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有效借力老板文化的优秀基因,并突破老板文化的局限性,帮助企业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引领并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到达,实现新的跨越。以下将从五个方面对“大型集团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老板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牵绊

  

伟大的企业都需要有“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涵、气质,是企业吸引、凝聚人才的利器!在很多企业中,“老板”往往就是企业员工的“引路人”,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有人问张瑞敏,在海尔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中他担当了什么角色?张瑞敏回答说他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牧师。也就是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要设计企业文化的主导思想和建设方案;当然,还要对所提倡的文化精神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动和灌输。譬如他的“激活休克鱼”思想、“赛马不相马”思想、“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思想等等,都独具一格。正是张瑞敏在海尔发展过程中运筹帷幄的思想谋略,指引着海尔健康强劲的发展。

  

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盲区,尤其在许多中小企业中将企业文化直接误读为老板文化。事实也不断证明,往往老板文化过于鲜明,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与活力就会受到局限。

  

二、莫让老板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上限

  

在中国做个企业主,至少在自己的小天地内,就象一个皇帝可以呼风唤雨。他要总结一套自己的“主体思想”出来,员工也只能接受。所以我们看到一些退伍军人做的企业,把企业变得军事化,销售队伍都成了“野战军”;教师做出来的企业,恨不得把学校的一套照搬过来。

  

然而一个人的才智终究有限,如果企业文化是一个人整出来的,风险会很大。老板做生意擅长,其他的东西未必就擅长。有时候一闯进文化里,就是带着毒素进来,到哪里便导致哪里寸草不生,只剩空洞的口号,劣币驱逐良币。大家本来或许都挺有文化的,经过他企业文化一整,全没文化了。现在我们用“儒商”一词,纯属修辞上的通货膨胀,但凡读过点书的人都被称作儒商。过去真正意义上的儒商,扎根于儒家的优良传统,比如徽商,很多是颇有文化根底,且重视文化。在商业行为上,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教伦理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大家是把做生意的道理,建立在一个维系了几千年的基督教文化里,所以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奥古特专家组认为,一个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要有的。问题是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却有点走火入魔,似乎成了企业领导的自我膨胀。真正做得好的文化,一定是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融入到待人接物的每一个细节里。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助力企业发展、腾飞

  

1.企业之创立——老板文化对于企业的引领

  

当今中国小企业的老板,大多白手起家,运用个人的经营理念和人格魅力,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机遇,创立了企业。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壮大。他们对自己的企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人生思想、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观与他们的企业溶为一体,渗透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在这一阶段,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但是,这一阶段的企业文化是不健全不完备的。对于“企业是什么?企业要做什么?企业要成为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些问题,老板文化并不能完全解释和回答。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一套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计划和品牌,而老板文化成为支撑整个企业运作的灵魂。

  

例如,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是佛教信徒,在松下公司创办之初,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洋溢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松下幸之助先生认为:佛教可以拯救人类心灵,让人类有救世的大慈大悲之心。消除贫困就是人类的事业,而生产就是企业的使命。而松下公司的员工也用佛教的忠诚来对待企业,心甘情愿地拼命工作,创造了松下公司的奇迹。

  

2.企业之发展——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存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老板文化必然会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如果继续用老板文化来规范和指导企业,必将导致企业的停滞不前甚至衰亡。因此,在企业发展壮大阶段,需要企业扬弃旧的老板文化,重塑健康完备的企业文化。

  

同样以松下公司为例,松下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单纯的佛教精神无法管理一个规模巨大的现代企业,松下幸之助先生果断地扬弃了旧的老板文化,把不和适宜的地方剔除,重新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松下公司的老板文化发展成为成熟完整的企业文化。

  

松下幸之助先生强化了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让公司所有的人员朗诵公司“纲领、信条、七大精神”,并在一起唱公司歌曲。同时,把培养人才作为重点,强调将普通人培训为有才能的人。“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产品。”这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是全体员工一致的奋斗目标、行为方式和道德观。

  

3.企业之腾飞——老板文化的逐步隐退

  

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吸收了老板文化中所有的积极因素,抛弃了老板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份,此时旧有的老板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内部唯一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成熟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精神的河流,河水就是企业文化,每一个员工心目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就是汇集成河水的水滴;每个员工的工作生活习惯、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与企业息息相通,于是所有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每个团队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汇聚成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每一个新走进企业的人,便被这条河流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那些基业常青的企业莫不是如此,通过企业文化这条河流,浩浩荡荡,吸纳融合,而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30年代,成熟的松下文化从企业家文化到企业文化基本转化过来了,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文化理念渗透到松下的企业文化之中,其积极成分构成了松下文化的骨架,同时又有许多新的理念融入其中,共同构筑了松下文化的精髓——顺应同化、团结合作、追求进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此时松下公司的老板文化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成熟完善的松下企业文化。由此可以看出老板文化、企业家文化到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老板文化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在一些阶段起到了决定性的效应,但企业要发展,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冲出老板文化的局限性,建立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新型优秀文化。

  

美国著名的智囊公司——兰德公司花了20年的时间跟踪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百年长盛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惟一追求目标。具体包括三条原则:

  

二是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

  

三是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

  

如果说企业的第一次创业更多仰赖于老板的远见卓识,那么企业的二次创业就需要更多人才的加盟和贡献。就好像阿里巴巴的创业成功,可以归功于马云等“十八罗汉”,但仅凭这18人之力,想要成功上市,恐非易事。敢于变革的企业才有可能突破一次创业的瓶颈,迎来一个新的成长天地。

  

在IT界久负盛名的惠普公司,两位创始人,在公司创立伊始,就明确了其经营宗旨:瞄准技术与工程技术市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创新性电子仪器。在这一经营宗旨上,惠利特与帕卡德建立起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论,这一价值观与经营理论同时体现在他们聘用与选拔公司人才中,换言之,他们是按这一价值观标准来聘用和选拔公司的人才。他们对公司员工大力灌输企业宗旨和企业理念,使之成为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惠普创始人说得很明确,公司做什么不要紧,但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和理念,这才是惠普最重要的东西。

  

奥古特专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一种精神和理念”已经不单单是企业初创时期的“瞄准技术与工程技术市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创新性电子仪器”,而是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所有员工的努力,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老板文化有必要从原有的“神坛”上走下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激发出一种新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作为大部分人都能认同的新的引导和方向,才能使得人才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能量,从而一同创造一个永续的“百年品牌”。

  

惠普两位创立者的老板文化影响着每一个惠普人,而后在经过长期文化的沉淀后,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旧的惠普文化需要重新变革,此时惠普新的领导人上任之后,就要重新确定企业哲学的内涵,这也使得惠普哲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企业哲学的修复和反思。

  

在原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被称为“惠普模式”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更加注重顾客、公司员工、股东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及其他各种惠普激发创造因素的文化系统,在这一文化系统中,惠普模式注重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在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人人尊重;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成果管理,提倡温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的、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风。惠普的企业文化及其在此之上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公司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增长。

  

惠普文化此时已不再是某一个人的文化,它是全体员工的文化,企业中每个人都精心呵护。比如惠普公司承诺:只要员工表现优异,公司永远不会解雇你。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离职,但都非常怀念在惠普的那段岁月,并把自己作为惠普“校友”的一员。惠普公司有许多故事来支持它的企业文化,这些是靠员工自发的互相传播,而不是硬性的灌输。

  

惠普公司努力营造了一种和谐的上下级关系,避免官僚主义,让企业的文化成为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左右所有人的思维,如果CEO不符合公司的文化,一样要下课。这种文化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首先非常清晰明确的定义公司文化,让文化来选人,而不是人来选文化。如此优秀的惠普文化,以致于连他的创始人对此都激动不已。

  

冲破老板文化,构建更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所谓“止于至善”,这是永续长青的基础。它需要的是企业、员工和老板的决心以及切实有效的执行力。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当中不出现偏差,更不至于出现半途而废的尴尬。

  

企业文化的力量是长期逐渐显现的过程。这就是说,对于那些追求迅速发家致富的老板而言,辛辛苦苦培育企业文化对于其“暴富”的目标意义不大,而对于大型的集团公司和心存高远、志在打造“百年企业”的企业家而言,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则至关重要。

  

奥古特专家认为,我们只有辩证认识老板文化的内涵和其不同阶段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才能在发展到大型集团时,在有效传承老板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突破其自身局限,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打造真正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优秀企业文化,从而帮助企业达成新的战略意图、实现新的跨越。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家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甚至需要不同外力的介入,奥古特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欢迎企业家、高层管理者和对企业文化有研究和感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谢谢。

  

奥古特国际机构欢迎业内同仁和企业界朋友们一起来交流切磋。

企业文化和党的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制成功